114年陽光獎「得獎名單」及「評審團評語」如下,恭喜得獎者並邀請出席本會頒獎典禮!
卓越獎
-
黃彩妮
臉上有一大片明顯的胎記,讓彩妮在成長過程中,面對過許多同儕和陌生人異樣的眼光,讓他一度陷入自我懷疑,但他不想讓父母擔心,選擇面對挑戰,雖然這些經歷帶來痛苦,但也逐漸學會不因外表而否定自己的價值,用行動證明自己。大學考上社工系的彩妮,不受家庭經濟所困,努力打工賺錢分攤家計,並兼顧好課業。因他對精神社工領域很有興趣,也想去大城市開眼界,大三時成功爭取到去臺北實習機會,為此彩妮努力地打工存錢,靠自己的力量獨自在臺北生活,勇敢踏出舒適圈,她的實習表現還於系上實習成果發表會獲得第一名的肯定。目前的她正努力裝備自己、邁向成為一位「社會工作者」的夢想努力。對彩妮來說,臉上的胎記已不再只是缺陷,而是一種力量-提醒自己,即使有不完美,也能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彩。
傑出獎
-
倪揚
一場意外讓倪揚和母親都嚴重燒傷,甚至還有三個家人在事件中離世。才九歲的他,傷重住院超過三個月,出院後開始漫長的燒傷復健與穿戴壓力衣來控制疤痕。倪揚性格堅強,從未抱怨過疼痛,也未提過要放棄,積極面對身體各種問題與挑戰。傷後的他與母親相互扶持,當母親住院時,他會前去醫院陪伴母親,想辦法安慰情緒低落的母親,給與其活下去的力量,當母親進行復健時,倪揚會擔任母親的小幫手協助推輪椅或拿東西,對於倪揚來說,母親是他現在最重要的親人,他必須要很堅強、很勇敢的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,不要讓母親擔心,面對家庭巨大的轉變,倪揚除了克服自己身體的傷痛,還能轉化傷痛並成為母親的支柱,相當不容易。
-
張日耀
在日耀小學五年級時,父親因職災導致77%的燒傷,住院四個月期間,日耀主動照顧小學二年紀的弟弟,督促指導弟弟念書與幫忙家事,讓母親無後顧之憂,當父親出院返家休養,日耀一家人一起陪伴父親復健、運動,讓原先坐在輪椅的父親,如今已能拿著拐杖獨自外出。爸爸傷後無法像過去一樣陪伴他們,日耀發揮自立的精神,自動自發認真地學習,讓自己課業保持穩定,也督促弟弟一起,讓父母親不用為他們擔心,看著爸爸努力復健,其不放棄不退縮的精神,變成是激勵他不斷前進的力量,日耀目前為數理資優班的學生,對數理課程有濃厚興趣,積極參與數理科學競賽,與團隊取得全國小論文比賽銅牌、花蓮縣發明獎銀牌、全國發明展佳作,期許自己能成為父親的驕傲,他也相信所有情況都會隨著時間好轉,小小年紀的他不因家庭變故影響,展現出勇敢、積極和正面的態度,成熟穩定的表現實屬難得。
-
姚辰叡
幼稚園大班時,因除夕夜的一場意外導致辰叡右腿燙傷,經歷換藥、植皮手術等治療的辛苦,在家人的陪伴下,年紀尚小的他,學會勇敢面對疼痛與疤痕的挑戰。出院後返回學校,辰叡必須長時間穿著壓力褲來控制疤痕,一開始的他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、怕被嘲笑,此時母親鼓勵他可以用不同角度去看待這件事,幫他把黑色壓力褲搭配運動服穿著,這樣的轉變不僅有型,更讓他把原本的不安化為自信,因為這樣的經歷,辰叡學會遇到困難不退縮,可以轉念去面對,事情就會變得不一樣!進入國中,辰叡對馬拉松及公路車運動充滿熱情,經過持續練習與自我挑戰,先後完成公路車幾項的長途活動,更成功挑戰艱難的「武嶺登頂」,不僅考驗體力與耐心,更展現堅持到底的決心。辰叡一路走來,從燙傷後脆弱的孩子,成長為懂得自我調適、勇於挑戰並不怕困難的少年,他希望有朝一日,他能把這份力量傳遞給別人。
-
吳睿霖
大四時父親被診斷罹患口腔癌,面對家庭的巨變,他以實際行動減輕母親與家人的身心負擔,不僅分擔家務,更經常主動前往醫院照護父親,並犧牲自己的周末,往返台南、雲林協助母親和外婆的農務工作,讓母親能有更多時間陪伴治療中的父親,展現出高度的責任感與孝心。因著父親高昂的醫療費與收入中斷的雙重壓力,睿霖一度猶豫是否應放棄升學,在家人互相鼓勵下,他深知持續學習是改善家中經濟狀的關鍵,所以他決心加緊努力繼續鑽研,後來他成功考取了國立大學的機械研究所,為了減輕家中經濟負擔,他積極爭取助教的工作,憑藉優異的學業成績申請到校內外獎助學金,有效緩解他與家庭的經濟壓力。面對人生重大挑戰之際,睿霖仍能堅守學業目標,展現出高度責任感與自立的精神,積極為家庭付出心力,值得給予肯定。
-
林泫安
泫安一出生就患有隱性唇顎裂、聽力、語言、肢體等多重性障礙,因為這些障礙讓他這二十年來接受了十多次手術來矯正雙足、修補臉部神經的問題才能有面部表青,同時也進行唇顎裂手術等,這些年認真手術復健才讓他不但能賽跑、做簡單表情、說話也較清楚,過程雖然艱辛但他始終沒有放棄,展現出毅力與樂觀精神。這段經歷讓他於國中獲得總統教育獎提名,更於高中登上TED舞台,以自身的生命故事鼓舞他人。大學期間,泫安積極學習專業課程,於課餘時間考取多項證照,如樂齡指導員、TQC基礎程式語言等,同時他常於資源教室協助同儕,更願意於暑假到日照中心服務長者,將所學專業實踐於助人行動,泫安能將自己多年來的奮鬥與勇氣轉化為力量,克服自己身體和心理限制,勇敢追夢,其堅韌與勇於突破的精神是令人佩服的。
-
鄔政宏
擔任遊覽車駕駛的父親罹患了口腔癌,政宏目睹父親虛弱、無法言語的痛苦,讓他深刻體會到生命的脆弱,也讓他與父親原本疏遠的關係有了重大的轉變:他開始主動關心父親的飲食和癒後狀況,學著多方嘗試照顧的方法,兩人感情因此拉近,這段期間他也穩定兼顧學業與家庭事務,榮獲113年度孝行楷模殊榮。因為父親罹癌與其過去不良健康習慣有關聯,讓他堅定投身營養與疾病預防領域,目前他就讀保健營養學系,對癌症營養支持與病後飲食照護相關領域保持高度關注,積極參與實驗室研究,期許自己能成為營養師,未來能運用專業知識,協助更多家庭避免因飲食和生活習慣不當而導致的健康危機,並主動參與不同服務活動進行學習。政宏具備清晰的職涯目標,能夠將個人逆境轉化為強大內在驅動力來回饋社會,相信未來的他會用他的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。

